老年人有爱好,身心更健康!
一、研究背景:全球老龄化浪潮下的心理健康挑战
全球趋势:全球范围内,65岁及以上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所有年龄段。根据联合国数据,2019年,每11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5岁以上,预计到2050年,这一比例将上升至每6人中就有1人。健康挑战:人口寿命的延长并未完全匹配健康寿命的同步增长,老年群体面临着孤独、社会孤立和心理健康恶化等挑战,这些都与多种慢性病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。这些问题给全球的健康和社会照护服务带来了巨大负担。研究空白:尽管许多国家(如英国、日本、美国)已在其政策中推广爱好活动以支持心理健康,但以往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个国家,且研究间的定义、测量方法各不相同,因此尚不清楚这些益处是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一致性。本研究目的:本研究旨在整合来自16个国家的数据,协调爱好参与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,以探究二者间的纵向关联、关系方向以及各国间的差异。
二、研究设计:一项前所未有的跨国纵向分析
数据来源:本研究整合了五项大型纵向研究的数据,覆盖16个国家,包括英国(ELSA)、日本(JAGES)、美国(HRS)、中国(CHARLS)以及奥地利、比利时、捷克等12个欧洲国家(SHARE)。研究对象:分析样本包含93,263名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受访者,并对他们进行了4至8年的追踪。核心测量指标:1.爱好参与:定义为人们在闲暇时间为愉悦而从事的活动,如艺术、手工、阅读、运动、园艺、志愿服务等。研究中将其处理为一个二元变量(有/无爱好)。2.心理健康: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估:抑郁症状、自评健康、幸福感、生活满意度。分析方法:研究主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,这种方法能够追踪个体内部的变化,从而有效控制那些不随时间改变的混杂因素(如基因、性格、成长经历等),更精准地揭示爱好变化与心理健康变化之间的关联。
三、研究结果:爱好参与的巨大差异与普遍益处
1.各国爱好参与率差异悬殊研究数据显示,各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参与爱好的比例差异巨大。高参与率国家:丹麦(96.0%)、瑞典(95.8%)和瑞士(94.4%)的参与率位居前列。低参与率国家:西班牙(51.0%)、意大利(54.0%)的参与率相对较低。中国的参与率为37.6%,为所有国家中最低,但作者指出,这可能部分因为中国的调查问卷更侧重于社交类爱好。
2.拥有爱好与更好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
尽管参与率不同,但爱好的益处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。研究团队将16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多国荟萃分析。结果如图2所示:(1)抑郁症状:拥有爱好与更少的抑郁症状显著相关(汇总系数=-0.10)。(2)自评健康:拥有爱好与更高的自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(汇总系数=0.06)。(3)幸福感:拥有爱好与更高的幸福感水平显著相关(汇总系数=0.09)。(4)生活满意度:拥有爱好与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(汇总系数=0.10),且这一关联在各国间的一致性最高。这些结果表明,无论老年人身处何方,培养一项爱好似乎都能实实在在地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。
3.爱好是“因”还是“果”?——方向性探索一个自然的问题是:究竟是爱好带来了好心情,还是心情好的人才更有可能去发展爱好?研究通过进一步的纵向分析(OLS回归)发现,在控制了基线心理状况后,第一波调查时拥有爱好的老年人,在第二波调查时表现出更优的心理健康状况。如图3所示,系数值的大小表示这种影响的强度。结果显示,在控制基线后,早期(Time1)的爱好参与能预测晚期(Time2)更少的抑郁症状、更高的自评健康、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。这表明爱好参与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。
4.关联的普适性:对不同人群同样有效那么,这种积极影响是否对所有人群都同样适用呢?研究通过对不同亚群的分析,证实了其广泛的适用性。性别差异:研究分别对男性和女性进行了分层分析。结果显示,爱好的益处对两性均存在。无论男性还是女性,拥有爱好都与所有四项心理健康指标(更少抑郁、更高自评健康、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)的改善显著相关。
退休状态:当分析对象仅限于已退休的受访者时,爱好参与的积极效应依然稳固。对于退休人群,拥有爱好同样与全部四项心理健康指标的改善显著相关。
5.国家宏观因素的影响
前面的结论提出了不同国家老人有爱好的比例差异巨大。那为什么差异这么大?研究通过图7揭示了与国家大环境的密切关联。国家的爱好参与率与世界幸福指数得分、人均GDP和预期寿命呈正相关,与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指数呈负相关。
四、结论与讨论
研究贡献:本研究为爱好活动有益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观点提供了跨文化、跨国家的证据,突显了其对于全球公共卫生政策的意义。健康不平等:各国之间爱好参与度的差异是令人担忧的,因为它可能加剧或导致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健康不平等。因此,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,确保爱好参与的平等性应成为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一个优先事项。“第三年龄”概念:研究结果支持“第三年龄”的理念,即进入退休年龄的老年人有机会进行自我发展。爱好活动,如体育、艺术和社区参与,有可能通过保护老年人免受与年龄相关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影响,来延长这一“生产性老龄化”时期。
留言0